新闻资讯

武夷山:一杯清茶连民心开博体育

  开博体育2022年以来,武夷山市人大积极探索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新路径,建设“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”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,打造“民情茶话室+”品牌,实现民情茶线个乡镇(街道)全覆盖开博体育,以高质量人大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。

  据介绍,民情茶话室以“民”字作为工作中心,注入真“情”实感做好服务工作,通过“茶”这一地方民俗特色,“话”民生事,将“室”设在市井中、村民家、茶厂企业等靠近群众的地方,话民情、汇民意、解民忧,解决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问题。

  冬日的武夷山,早晨的空气中夹杂着几分清冽。洋庄乡人大代表蔡荣妹一早便走进位于自家楼下的民情茶话室,打开大门,烧水煮茶,不时与路过的村民热情打招呼。

  去年,蔡荣妹得知乡里要设立一所村级的人大民情茶话室后,考虑到东村便利的区位优势,便拿出自家的两间房间,自行出资装修,义务提供给乡人大用开博体育。随着3个建制村的17名人大代表入驻,人大代表服务群众的村级阵地正式启用,更好地服务3291名选民。

  自从有了这个阵地,蔡荣妹家里很是热闹。入驻的人大代表落实“接待、预约、联席会”等制度,经常在这里开展学习。共学党的二十大精神、相关法律法规及惠民政策,交流人大代表履职心得,收集、梳理选民意见和建议,做到“件件有反馈、事事有回音”。

  “我们还在民情茶话室设了一个图书角,很受青少年和儿童的欢迎。”蔡荣妹说,每当孩子们静静地在民情茶话室看书,她都感到很欣慰,希望播下的知识种子可以在未来开花结果。

  如今,这一方民情茶话室成了十里八乡村民们方便去、喜欢去的“小天地”。每当农闲时,常有人大代表和村民围桌而坐,在氤氲茶香中拉家常、话农事、议村务。

  “人大代表就在身边,有事找他们线月,天气异常炎热,我和不少村民种植的芋子都出现烂叶开博体育、烂根的情况,想尽办法也不见好转。试着来到民情茶话室求助,值班代表了解情况后立即向农业部门反映,协调农技人员送技入村。”芋农翁水华告诉记者,今年人大代表还提前联系农技人员,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大家种芋子,村民都为这样贴心的服务而欣喜和赞叹。

  小到路灯不亮、排水沟堵塞,大到村民邻里工程纠纷、沟渠道路损毁等问题,蔡荣妹和驻室人大代表用心用情帮助大家排忧解难,把村民的冷暖放在心上。久而久之,到民情茶话室喝喝茶、和人大代表聊聊天变成了村民的“平常事”。

  “蔡荣妹对自家老人很孝顺,有了她带头,感觉村里敬老爱老的风气浓了。她还带着村里的妇女来看望我们老人家,给我们做好吃的,真是暖到心窝里去咯。”年近八旬的村民林文妹说。

  “为了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、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,我们不断创新代表工作机制,选择靠近群众的场所打造民情茶话室,希望代表与群众在这里喝出顺气茶智慧茶知心茶,让问题发现在一线,将矛盾解决在一线。”武夷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方表示,坚守“人民代表人民选、人民代表为人民”的信念,需要接地气、有行动,在真抓实干中察民情、聚民智、惠民生,才能架起代表与群众的“连心桥”。

  立足“茶”的特色,武夷山在全市10个乡镇(街道)和有条件的村先后建立12个民情茶话室,采取市、乡镇(街道)各级人大代表轮流坐班、圩日接访、带案走访、民众约访等灵活多样的工作形式,与群众建立双向互动,打通人大代表履职“最后一公里”,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迫切需求。

  “武夷山有摆茶的传统习俗,咱们街道更是产茶制茶的集中区。去年8月,我们将这处旧粮站重新装修改造,作为全市首个街道民情茶话室投入使用,挑选政治觉悟高、履职能力强的16名代表为驻室代表,为百姓提供免费茶水,全天开放。”武夷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徐文启介绍。

  一片叶,事关民生,连接民心。武夷街道民情茶话室,不仅门常开,茶飘香,还有制茶大师作为驻室代表,第一时间为茶农提供服务,助力乡村振兴。

  “通过民情茶话室这个特色平台,我们走到茶桌前开博体育、走进百姓中、走到茶山间,向茶农讲述三茶统筹理念,手把手教给他们茶树管护技术和制茶技巧,大家越听越爱来,我们的茶话室人气很高,这也让我很有获得感。”人大代表余盛良说,茶话室拓宽了代表履职渠道,也激发了代表履职活力。

  “民情茶话室丰富了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,履职不仅有活力,也讲效果。”徐文启介绍,各个茶话室会提前安排驻室代表值班时间并及时公布,践行群众“下单”、活动室“收单”、代表“跟单”、群众“评单”的“四单”工作法,保障群众反映的大事小事都有回音,让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。

  打造品牌 “民情茶线日上午,武夷街道的民情茶话室里暖意融融。武夷山市人大代表、青联委员、团代表、青少年代表等20余人在这里举办“共青团与人大代表面对面”“青听”活动。

  “我们会及时梳理大家反映的诉求,形成有力的议案、建议、提案,传递青年心声、反映青年愿望、促进青年发展、引领青年建功。”徐文启代表说,希望以民情茶话室为依托,让“共青团与人大代表面对面”活动成为有效反映广大青少年呼声的直通车,不断推动街道青年工作再上新台阶,为聚力建设“和美武夷”凝聚青春力量。

  “我们积极探索服务延伸,已将民情茶话室打造成集学习室、读书室、座谈室、图书室、四点半课堂、调解室、书法室、民意收集站、乡贤驿站、鹊桥室、青听室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室,不断丰富内涵,提升民情茶话室+品牌品质,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。”徐文启介绍。

  在洋庄乡东村村,人大代表蔡荣妹建立有110余名农村妇女的微信群,常态化开展“弘扬好家风人大代表进家门”活动,发布为村里孤寡老人义务搞卫生的信息后,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。以“民情茶话室+妇联”为矩阵,蔡荣妹通过微信群和村里妇女群众进行沟通,宣传政策,倾听心声,还动员8个自然村的妇女姐妹投身农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,助力美丽乡村建设。

  “茶是一款百搭单品,室则是一个灵活通路,通过这一平台向外延伸,让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越走越宽。”林方说,以“服务+”为导向,武夷山民情茶话室正成为基层治理的共治空间、服务群众的便民平台和乡村振兴的好参谋,走出了一条人大代表和百姓双向互动的新路子。

  “一座武夷山,半部茶叶史。”茶文化在武夷山源远流长开博体育,时至今日仍是当地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“民情茶话室自开设以来,村民遇到大事小事,都喜欢到这里说一说,碰撞出不少智慧的火花,推动了众多好方案的形成。”五夫镇人大主席陈旭介绍,通过代表多方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,先后推动形成五公山枫林晚项目弥补荷花花期过后的旅游空窗期、五夫镇旅游路线导览升级项目带动乡村文旅提质增效等举措落地,推进乡村建设有序发展。

  “下梅古民居品牌优势突出,可以结合古村落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优势,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,因地制宜,把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。”“下梅村历史悠久,要发展乡村旅游,首先要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。”人大代表和乡贤们认真观察,及时总结,共商下梅村高质量发展的路子。

  人大闭会期间如何更好发挥代表作用?武夷山市人大立足茶乡特色,选择靠近群众的场所开设民情茶话室,巧用武夷山茶文化和摆茶话家常的风俗,连接起人大代表和群众双向互动的通路,不仅为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提供新路径,更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。

  将门常开、茶常热的民情茶话室设在群众中间,就是要让接地气的民主实践“落地有声”。采访中记者看到,通过灵活多样的工作形式和闭环管理工作方法,有温度的茶话室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愿意走进来、讲出来,他们的意见建议被采纳,反映的问题诉求得到解决,推动民生项目落地实施越来越高效,助力群众所盼解决在基层一线。

Copyright © 2012-2024 九游体育 版权所有